杭有賣果者,善藏柑,涉寒暑不潰(潰爛,腐壞的意思)。
出之燁然,玉質而金色。
置於市,賈十倍,人爭鬻(ㄩˋ,賣,出售)之。
予貿(買賣、交易)得其一,剖之,如有煙撲口鼻。視其中,則乾若敗絮。
予怪而問之曰:「若所市(交易)於人者,將以實籩豆,奉祭祀、供賓客乎?將衒外以惑愚瞽(盲者)乎?甚矣哉,為欺也!」
賣者笑曰:「吾業是有年矣,吾賴是以食吾軀。吾售之,人取之,未嘗有言;而獨不足於子乎?世之為欺者不寡矣,而獨我也乎?吾子未之思也!今夫佩虎符、坐皋比者,洸洸乎干城之具也,果能授孫、吳之略耶?峨大冠、托長紳者,昂昂乎廟堂之器也,果能建伊、皋之業耶?盜起而不知御,民困而不知救,吏奸而不知禁,法斁(ㄉㄨˋ,敗壞)而不知理,坐糜廩粟而不知恥。觀其坐高堂、騎大馬、醉醇醴而飫肥鮮者,孰不巍巍乎可畏,赫赫乎可象也!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、敗絮其中也哉?今子是之不察,而以察吾柑!」
予默然無應。退而思其言,類東方生滑稽之流。豈其憤世疾邪者耶?而託於柑以諷耶?
讀後感:
劉基、劉伯溫,以這個故事為例,諷刺名不符實、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者。
作者說在街上遇到一個賣橘子的人,橘子外觀很美,人爭著購買。作者買到一個,剖開來看,其中卻如敗絮。
然後作者質問賣橘子的人說,這是詐欺,因為外表跟內在不相符,金玉其外,敗絮其中!
賣橘子的人就辯解說,買得人也不只你一個,其他人都沒意見,就你一個有意見。然後就開始洋洋灑灑地說當今廟堂之上,官場的達官顯貴,武將真的能有孫武、吳起之大戰略嗎?文臣真的能建立伊尹、皋陶這樣的大功業嗎?而大盜起不知控制,人民貧困不知拯救,官吏奸詐不知警閉,法律敗壞了不知其整頓其理,吃倉庫中的糧食而不知恥!看這些達官顯貴坐在高堂之上,騎著大馬,喝好酒吃好肉,不也看起來高大可畏,盛大有像的樣子嗎!這些人,不也是金玉其外,敗絮其中嗎?賣橘子的人就問作者,你不去察覺這些人,卻來察覺我的橘子!
然後作者默然無語,退而省思,賣橘子的人應該不是憤世嫉俗,而是用這橘子來做諷刺!
劉伯溫的這篇文章,其實相當於一個寓言故事,用賣橘子的人的橘子,來比喻當今廟堂之上官場的文臣武將,大多都跟這橘子一樣,金玉其外,敗絮其中,尸位素餐,而沒有真材實料!
其實,古往今來,古今中外,大多都是亂世,少有治世,少有明君聖主,英才名臣。大多都是庸才俗人,假裝自己很有一套,其實內裡什麼都沒有,徒然只有外表,虛華之相,而內裡中空,沒有實在的餡料!
當今各國局勢,也大抵如此,有幾個真正名符其實的有才幹的君臣嗎?大多沒有!然不細評當今局勢,簡言當今世界,是一庸才當道的亂局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