傷寒為經,溫病為緯,這話是溫病條辨作者吳鞠通提出的。吳鞠通認為,傳統傷寒以治外感六邪,外感六邪是天地正氣,傷寒是正氣所傷,至於溫病,四時皆可能有溫病,溫病則是天地間邪氣所感,這邪氣相當於今天的病毒細菌,又稱雜氣,所以吳鞠通認為,疾病的產生,有正氣所傷,有邪氣所傷,如果能將正氣與邪氣都囊括,那麼就是可以涵蓋一切疾病,所以說以傷寒為經,溫病為緯,則可以經緯一切疾病,萬病皆難以逃出傷寒與溫病的範疇,所以吳鞠通做了溫病條辨,算是對傷寒論的補充,同時也是一種囊括萬病算無遺漏的自豪!

最近我因為公職失利,離職賦閒在家,一方面整理房子,一方面調養身體,同時,也在思考賦閒的這段日子,應該要幹些什麼?其實我對於中醫學還是很感覺到興趣的!想起了吳鞠通的這兩句話:傷寒為經,溫病為緯!所以想從傷寒與溫病開始重新學中醫!特別是從傷寒開始。

當然,地球的醫術是有很多種,中醫、西醫、印度醫學、傳統各民族部落的原始巫醫、自然療法,等等。我今天特別是從中醫學入手,然後想特別研究西醫的糖尿病與腎臟病、三高、精神疾病。

從中醫學入手,中醫學也是博大精深,治療方法也很多種,不能面面俱到。我告訴自己,我將以其中的六經七法為主。

六經:內經、傷寒、金匱、溫病、神農、甲乙。

七法:醫藥、針灸、正骨、清血、推拿、按摩、祝由。

目前,我將會先從傷寒論學起,會先聽郝萬山的傷寒論視頻,然後先從柯韻伯的傷寒來蘇集來閱讀學習。有心得,會再寫文貼於部落格之上。

中醫經典與治療方法,不只六經七法,然而受限於個人時間精力,我只能挑此六經七法做較深度的學習研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洪默 的頭像
    洪默

    洪默生活雜記

    洪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